一片茶叶背后的和美致富路

一片茶叶背后的和美致富路

4阅读 2023-06-09 08:15 行业

初夏时节,江夏区山坡街道光明村,一排排茶树错落有致,郁郁葱葱。作为江夏特产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“江夏光明茶”的主产区,光明村不仅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,这里的茶农在制茶工艺上也颇有心得,并通过发展茶产业走上致富之路。近日,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光明村,记录村民们对茶产业的匠心与热爱,感受乡村的美丽蝶变。


光明村的茶园错落有致,郁郁葱葱。

茶产业成乡村振兴“绿色引擎”

光明村位于天子山、梁子湖、山坡湖交汇处,山水相映、风景秀丽、气候宜人。作为村子的“领头人”,光明村党支部书记肖国付有一个质朴的愿望——让村民安居乐业。

在肖国付看来,乐业才能安居,“只有找准村特色产业,才能解决好村民的就业问题,让村民富起来”。于是,光明村“两委”多方调研、广征民意,最终决定因地制宜,在有一定基础的大屋张湾发展茶产业。然而,产业发展很快遭遇瓶颈。肖国付介绍:“经过一段时间试种,茶经济取得了一定收益。但大屋张湾茶园面积小、不成片,长期发展有局限性。”为改变现状,村“两委”召开综合议事小组扩大会议,一家一方案宣传茶园规模建设优势,一户一代表讲清土地流转入股好处。村党支部还组织大屋张湾村民代表到赤壁、恩施、五峰等茶业基地现场观摩,让村民们充分认识到“村强才能民富”。

村民们也不负所望。村民张勋志在观摩时当场表态:“我家的厕所可以拆,空地也流转,家里人我去做工作,一起发展光明村茶产业。”回村后,村民们自发拆除牛栏、猪圈、柴垛十余间,纷纷投身到2000亩茶产业园的建设中。

除了扩大种植面积,光明村还争取到街道的支持。山坡街道投入350万元,帮助村里建设茶叶加工厂,更新制茶设备,拓宽产品线,擦亮“光明茶”品牌。

如今,走进光明村,“光明茶”的招牌随处可见,青翠茶园云雾缭绕,茶香袅袅沁人心脾,茶农们修剪茶树,个个干劲十足。茶农胡铁梅说:“以前在外打零工,收入不稳定。现在在村里的茶园帮工,从事采茶和管护工作,一年四季都有活做。春季的时候采一天茶,可以赚到三四百元。”

为帮助更多村民致富,光明村茶叶协会将种茶经验、制茶技术、销售渠道无偿提供给村民。肖国付介绍,现在光明村年产成品茶约3万斤,总产值2000万元,村集体产业经济超过35万元。同时,通过采茶,带动村民就业1.1万人次。

村子变美了乡村“内涵”也在提升

随着茶产业的发展,光明村“颜值”不断刷新,村民生活品质逐步提高。

2020年底,光明村大屋张美丽村湾项目确定后,村“两委”组织村民和设计方面对面交流,美丽村湾建设方案充分采纳了村民的建议。目前,大屋张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湾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,全长4.3公里的通村公路已拓宽硬化,村湾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,公共空间增设了体育休闲场所、百姓舞台、取暖纳凉点,还设置了茶园步道、休闲廊亭、观望台、道路入口茶文化景观等。

村子变美了,乡村“内涵”也在提升,光明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。“在村里纳凉取暖点配备几套象棋”“村里应该多开展文化便民活动”……定期召开的村民议事会,是光明村村民对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的“头脑风暴”会,不少被村民点赞的好点子,就是从会上而来。肖国付表示,目前,光明村纳凉取暖点已经全面实现村民纳凉取暖、读书阅报、志愿服务活动、协商议事等功能,还增加了为老人集中过生日、免费理发,邀请家庭医生定期为老年人测量血压、血糖等服务,真正做到便民利民。

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,光明村从村规民约入手,大力整治人居环境,依托红白理事会,引导村民改掉办事讲排场、收取高额礼金等陋习,努力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来源:长江日报 记者 王东方 通讯员 梁新红 卢有灵 吴珍珍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上一页:众茶企同台竞技 2023宁波茶叶博览会启幕

下一页:普洱茶投资分析:市场还是那个市场 但逻辑已经变了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